最近與一位二十來歲的個案會談,
他對家人有著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結,特別是媽媽。
前些日子,我見過他滿是憤恨的控訴甚至對家人的暴力行為…
幾次會談下來,可以感受到,他心裡對於父親的尊敬崇拜,還有對母親的藐視與不滿…
「我和爸爸是同一種人,都是思考型的人,我們信奉科學邏輯、喜歡閱讀、沉澱心靈;但我媽媽就不一樣了,我媽媽出了事只會求神拜佛…」提到父親,他語帶驕傲。
「我爸時常告訴我一些觀念,我會認真思考,他是個有智慧的人;但我媽就只會死守著錢財,計較我花了她多少錢…」話鋒一轉到母親,臉上的光芒瞬間消逝。
我從個案對父親的崇拜背後,看見了些令人擔心的訊息,決定在會談中與他談談、拋出問題。
「見過你父母後,我可以理解為何你與父親的關係較好,我也認為你像父親較多。」個案順勢點點頭,“像父親”這三個字對他而言是非常理所當然的讚美詞。
「生命中,有一位長輩,可以作為自己學習仿效的目標,真的好棒! 如果這個對象是自己的父親就更棒了,你很幸運擁有一個有智慧、很優秀的爸爸。」
「但是,當你不管是經意也好、耳濡目染也罷!愈來愈像父親的時候,我也想問問,你期望複製父親的人生嗎?」個案張大眼望著我,這問題他似乎從沒好好思考過…
我清了清喉嚨,在靜默的片刻試著用另一種方式詢問:「我的意思是,你希望你的生命過得和爸爸一模一樣嗎?不僅是繼承了他的聰明慧頡,也複製了其他部分,像是夫妻關係或是賭錢的習慣?」
「你希望自己未來會是個對妻子使用暴力的丈夫?就像爸爸對媽媽那樣?」個案再次瞪大雙眼望著我,這些問題犀利的讓他無法招架…
半晌,他低下頭緩緩吐出字句:「其實…我早就學我爸爸一起打我媽媽,好幾次了…還有去賭場…..我賭錢的狀況更嚴重….」
「當我望見你的行為愈來愈像父親的時候,也讓我有點擔心。試想,如果爸爸是個尊敬妻子的好丈夫,你還會暴力對待自己的媽媽嗎?」
個案搖搖頭:「應該不會」
「不論我們接受不接受,在某些方面總是像極了自己的父母,但想跟你說的是,你有能力可以選擇要“繼承”哪些特質、也可以選擇“擺脫”哪些家族的桎梏。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生命道路。」
「我該怎麼做?」他抬頭懇切的看著我…
——————————————
兩個月過去,
不再聽到他出入賭場、情緒失控或與父母衝突的消息,也順利找到了工作。
這個複製腳本的問題,似乎讓他為自己混沌的生命找到了方向…
「謝謝你,這麼努力積極的克服萬難、創造屬於你的人生,你的父母更會以你為榮!」
#每一個人都需好好檢視原生家庭如何影響著自己
#不論這些影響的好壞
#自我成長的重要歷程
#邁向自由
#治療紀錄
#是為人子女也是為人父母的省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