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從2000起,每三年會舉辦一次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評量的對象為15歲學生;評量的內容為閱讀、數學以及科學能力。至2018年已有79個國家參加、測評的學生樣本達60萬人,台灣亦從2006年開始加入該計畫的測評。

2019年底OECD公布了2018年的評量結果,這一次的評量除了能力外,在考題中也多加了「害怕失敗指數」(index of fear of failure),結果顯示,台灣學生在這項指數上的得分是全球最高!記得當時網路、媒體上,見到許多教育界的名人、老師、家長紛紛擔憂的討論:「台灣學生最怕失敗,怎麼辦?」、「我們的教育教出了一堆害怕失敗與挫折的學生?」

在討論之前,先來看看這次的測驗中關於「害怕失敗指數」的題項:

「當我失敗時,會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
「當我失敗時,我會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天賦?」
「當我失敗時,會對自己未來的計畫產生懷疑?」

PISA用上述三題的結果作為「害怕失敗指數」,值得思考的是,除了題項本身,是否有其他因素影響作答態度,如:性別?文化?社會氛圍?如果學生身處在一個只能表現勇敢、不能輕易承認軟弱的社會氛圍中,那麼他在這些量表上可能未必會真實坦承自己的感受;反之,若孩子身處在被鼓勵承認擔憂的環境中,那麼他也許會毫無保留坦承自己害怕失敗…

所以,在量表上表現害怕失敗,是否真的代表孩子「玻璃心」「草莓族」、「挫折忍受度低」?我認為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不必為此過度擔憂。但每個人一生必然會遇到各種大小不同的風浪考驗,我們的確應該好好重視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挫折復原力」(resilience)!

#拒做直升機父母 #也不當老鷹父母

不知各位生活中是否曾見過彷若直升機不論子女在何處,總是在子女上空徘徊,全年無休、隨call隨到、幫孩子做好一切的父母?孩子一有需要父母就立即出手救援,孩子長大之後從找工作、尋找伴侶、談戀愛、買車買房、組織家庭都脫離不了父母的意見與介入,有時連夫妻吵架都第一時間向爸媽告狀…

直升機父母凡事容易緊張擔心,所以用監控、緊盯的方式避免孩子犯錯,更常常插手介入孩子的生活。這樣的教養方式長年剝奪了孩子成長的重要經驗、取代了孩子從各式挫折中逐漸鍛鍊的大腦功能,因此,我們經常見到直升機父母養出脆弱、不堪一擊的「媽寶」孩子。

另一種比較極端的教養風格是深信孩子要自小遭遇挫折挑戰的「老鷹父母」,這類父母深信把孩子逼到極限,他才能學會怎麼飛。前幾年新聞中曾見到有鷹父母在冰天雪地中要求自己四歲的孩子裸著上身奔跑、淋冰桶、滾雪地;另一則新聞報導台灣有一群高社經地位的父母幫孩子報名昂貴的夏令營,營會中要求孩子吞火把、踩碎玻璃以此激發潛能、鍛鍊勇氣…我不知道這樣極端的「鍛鍊」是否真能培養孩子一生獲益的挫折忍受力,但可以肯定的是罔顧孩子身心需求、忽略孩子發展應提供「適齡、適才、適性」的經驗,上述訓練很可能早已在孩子心中留下足以影響一生的創傷。

#過猶不及 #父母難為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從大腦的角度來看,若父母本身具有健全的身心狀態且能與孩子自小建立安全穩固的依附關係,那麼這層關係將會是孩子往後面對壓力創傷最佳的緩衝保護網!大腦需要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夠發揮「神經可塑性」、開啟學習並整合新的事物(註一)。反之,若幼時依附關係不健全、甚至充滿創傷經驗的孩子,成長過程遭受許多批評拒絕、被疏忽漠視、無法預測大人們的喜怒無常…等,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孩子的大腦無法好好發展,甚至可能會有「神經水泥化」、「神經沼澤化」的現象(註二),自然難以建立強韌的復原力。

所以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自小與孩子建立安全穩固的依附關係,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懂得適時放手、以陪伴鼓勵取代做好做滿!待孩子羽翼豐碩的那天,將會飛得比你預期更高更遠。」

註一:The Healing Power of Emotion: Integrating Relationships, Body and Mind. A dialogue among scientists and clinicians. New York: Norton

註二:Badenoch, B. (2008). Being a Brain-Wise Therapist: A Practical Guide to 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 (Norton Series on 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 WW Norton & Company.

#更多培養挫折復原力的具體方法
#請等鋅鋰師拔麻的新書

 
臉書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