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精神復康者的工作中,我定期舉辦「電影欣賞小組」,每個月精選電影與服務對象一同觀看,試著從電影的故事內容提問,鼓勵參與者對各種議題有更深、更多元的思考。兩三年來,討論的話題從精神疾病、人格疾患、到社會弱勢;從存在主義、人權、到利他…
這個月,選了「真人版阿拉丁」做為素材。這部電影中有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女權、階級平權、友誼、自私與利他…而其中最讓我為之震撼的,應該是關於「謊言」的這一幕:
阿拉丁靠著神燈精靈的幫助從小偷成為了王子,眼看著身份隨時可能被拆穿,精靈苦口婆心規勸阿拉丁,不如主動向公主坦承一切。
阿拉丁一口回絕:「不!我現在多好?!如果我說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精靈失望的看著他:「你假裝自己擁有一切,正反映著你的一無所有…」
這句話讓我瞬間起雞皮疙瘩,想到從小到大說過不少謊言的自己…
阿拉丁擔心拆穿謊言後,與公主的紅線、受人尊敬的身份、享用不盡的財富全都化為烏有;而精靈的一句話卻赤裸裸點出阿拉丁謊言背後,正象徵著他內在的一無所有…
「一無所有」,很多時候描述的並非外在資源的貧瘠;而是一種內在狀態的匱乏。
如果我們需要靠謊言建構的世界,滿足自己的需求、慾望,那麼代價可能就是因著謊言被囿限的自由、還有心底那塊永遠填不滿的空虛…
如同在懸崖上搖搖欲墜的自尊與自我價值,也可能隨著真相的揭露,而墜入無底深淵。
新聞媒體中不時可以見到類似的報導:某藝人謊報明星學歷卻被發現是社區大學;某女星號稱自己出生豪門,卻被拍到家人居住老舊狹小的公寓…真相揭露後隨之而來的是吃瓜民眾的撻伐、甚至輕蔑羞辱…
謊言面前,沒有人比較高尚,或許我們內心多少都存在著必須仰賴謊言建構的脆弱自尊…
我小心翼翼的提醒自己,未來,面對扯著謊的個案或孩子,不再為了識破他們的謊言而沾沾自喜、不急著在他們身上貼上騙子的標籤、不輕易論斷他人的品格善惡,而是靜下心好好想想:「個案/孩子怎麼了?是什麼樣的內在狀態與經驗形塑了這樣的反應模式?」、「該怎麼協助他/她以更坦然自在的方式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