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父母都是臨床心理師的家庭,不知道是幸或不幸?因為寶寶的一舉一動,任何細微的變化都被我們看在眼裏,深刻的紀錄在腦裡。

高敏感寶寶的特質

小餅乾出生不久後,我的職業敏感度告訴我,哎呦喂呀!我這個超不敏感的媽媽卻生了個高敏感特質的寶寶,這樣的寶寶有什麼特性呢?

  1. 從她出生至今,沒有任何陌生人可以成功的擁抱她超過五分鐘。
  2. 在她視覺還沒發展好時,出生頭三個月已經能非常精準的從抱抱姿勢、節奏、甚至氣味,判斷誰是主要照顧者。
  3. 三、四個月漸漸看得清楚臉孔後,她已經會辨識照顧者與陌生人,有一段時間甚至只給阿嬤抱抱,連每日下班後照顧她、與她玩樂的爸爸媽媽也不給抱。
  4. 幾個月大開始,只要有陌生人靠近,她就會安靜觀察眼前的「危險份子」、不時露出焦慮不安模樣,若對方超過她心中的人際安全警戒線,就會崩潰大哭…
  5. 除了人際上的焦慮、害怕外,她的知覺閾值也非常低(敏感),耳朵可以聽見細微的噪音而被吵醒、對於會接觸皮膚的任何衣褲襪鞋都因感到被束縛要全部脫光光,而且她總是能觀察到灰塵大小的毛髮、髒污黑點,並對這些細節感興趣,研究許久。

也因著小餅乾的高敏感、高焦慮特質,一般寶寶喜歡的溜滑梯、盪鞦韆、搖搖馬對她來說可能不是“享受”而是“威脅挑戰”。而小餅乾練習站立、走路的時間表也晚過多數寶寶,她不會讓自己冒任何跌倒受傷的風險,除非確定能夠走得很穩,不然絕不放開父母雙手!

高敏感寶寶教養原則

這一年多來,許多親友長輩見到這樣“拍到頂”(難相處)的寶寶,很熱情善意的給我們建議:「多帶她出去接觸人群」、「多讓她爬爬多了就會走」、「多….她就會…」。這些經驗的累積固然重要,但養育高敏感寶寶有更重要的教養原則:

1.  給予絕對足夠的照護與安全感:讓她從經驗環境中確認自己是安全的!

2. 第一次的經驗很重要:學習任何新的事物,父母可以先示範、演繹、陪伴,共同參與,或者讓寶寶先觀察同儕如何操作。第一次的嘗試愈有趣好玩,寶寶接受挑戰的可能性愈大。

3. 最重要的一點:慢慢來,給寶寶與自己多點耐心!他有他的時間表,儘管跟你預期的不同,也請給他時間,讓他做好、做足準備。

在這樣的原則教養下,現在一歲三個月的小餅乾已經會主動向四周的大小朋友揮手、打招呼、喜歡接觸人群、每天吵著要出門,對於過去害怕的各種遊樂設施,現在也漸漸喜歡上這種好玩又刺激的感覺。

這個星期開始,馬麻我發現,這位一歲三個月的小朋友要準備進行對她來說有點刺激、挑戰的活動前,例如:盪鞦韆、溜滑梯、放手站立行走。她會出現一兩秒有趣的表情:「頭上揚15度,下巴提高,下唇緊蓋住上唇,眼神微瞇」就像封面圖中的小男孩表情,只差手沒握拳頭了。馬麻看了大為驚喜。

「天啊!太可愛了,這孩子正在調節自己的情緒,她嘗試用自我賦能(empower) 的方式克服心裡的恐懼,提升自我效能感,雖然她還沒有足夠好的語言能力,但這表情已經在對自己說I can do it !」,沒有人示範或刻意教導,而是孩子自行發展出的自我安撫技巧,讓我們驚艷又感動不已。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特質無所謂好壞,就是屬於他獨特的風格,接納孩子的特質,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呵護,耐心等候,別讓自己在過度比較中,成為過度焦慮的父母。

時間到了,孩子會飛得比你想像的更高、更遠!

※馬麻打文章的時候覺得很汗顏,我的自我效能感或自我激勵的策略好像還沒有一歲寶寶好

臉書留言回應